传统的儿童牙科治疗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传统的儿童牙科看诊辅助方式,由轻而重,包括了环境营造行为诱导、束缚板、笑气、全身麻醉。而行为诱导包括了正向鼓励,告知-示范-操作 (Tell- Show-Do);负向的行为治疗包括「以手遮口」(Hand over mouth)、家长分离(separation)、声音威吓(Voice Control)。更进一步的包括束缚板约束小朋友,避免其乱动。笑气则是用药物让小朋友放松但是有其治疗时间限制。当然最终极的传统方式就是用全身麻醉插管的方式来进行牙齿的治疗。

各种儿童牙科辅助治疗方式的比较

行为诱导

束缚板

笑气

全身麻醉

适用年龄 三岁以上 皆可 三岁以上 皆可
优点 较不具侵入性 可以提供短暂三十分钟内的治疗 可以提供一小时内辅助的治疗 完整的呼吸道保护,而且小朋友完全不会动,可以一次进行四到五个小时的治疗。
缺点 年纪太小不能配合的小孩子无法配合
部分负向的行为治疗已经逐渐不能被家长接受
小朋友的心理压力很大 小朋友必须能配合顺利呼吸才有作用。 小朋友丧失自主呼吸的能力,需要插呼吸管。全身麻醉必须到医院执行并有一定风险。
全口治疗
是否需分次
需要分多次 需要分多次 需要分多次 可一次完成
特性 行为治疗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不同的牙医师手法不同。 小朋友常常是哭到没力,放弃抵抗后昏睡,等到有体力再一次开始哭着治疗。
通常做完治疗,小朋友全身衣裤都会全湿。
小朋友的配合度很重要,小朋友若是憋气,笑气也无法发挥很大作用。
笑气本身会引起恶心呕吐感觉。
全身麻醉提供的优点是小朋友完全不会动。牙医师可以在最理想的控制下,尽速完成牙科治疗。全身麻醉本身的风险以及不便利性让许多家长却步。

如何让孩子顺利看牙?

理想的儿童牙科看诊辅助方式,应该包括下列条件:

营造友善的就诊环境

让幼童放轻松,到牙科诊所没有戒心。

建立良好的看诊关系

医师与小朋友能够有好的关系,让小朋友不会抗拒看牙,毕竟看牙是一辈子的事情。

减少儿童乱动

避免儿童乱动,才能加速治疗,并且提升蛀牙治疗的成功率。

一次性的大范围治疗

一次治疗大部份的蛀牙,降低儿童就医的次数。

我尝试体验小朋友被束缚板约束的感觉,虽然只有短短五分钟,诊所冷气也很强,但是我还是觉得不舒服,很闷、呼吸困难。结束体验后衣服也湿透了。 可见当小朋友被绑住时还边哭着被治疗,一定更不舒服。

我做过笑气洗牙,过程大约有十五分钟,过程中除了可以听到周边的交谈,仍会有部份庝痛的刺激。而且治疗中受刺激很快就苏醒,苏醒后恶心的感觉大约持续有一个多小时。我认为可以自主配合呼吸且治疗项目单纯的小朋友比较适合使用笑气辅助治疗。